改善
《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一书的作者,今井正明先生,他认为丰田成功的关键在于贯彻了Kaizen(持续改善)的经营思想。Kaizen是一个日语词汇,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这一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进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如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不断地激励员工。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品各功能和企业各部门的目标成本,是产品制造及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利用Kaizen来逐步降低成本,以达到或超过这一目标,并分阶段、有计划地达到预定的利润水平。
意义
正是因为如此,今井正明曾不无赞赏地写道:“观看运行中的丰田生产系统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工人们以清扫、分类、筛选、整洁4条为工作原则……丰田公司的装配厂有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每个动作都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懒散现象,在一般的工厂你会看到一堆堆未加工完的零件,装配线停下来检修,工人站在那里无所事事。而在丰田,生产过程就像设计的舞蹈,工人看上去就像舞蹈演员:取零件,进行安装,检查质量……这一切都是在完美的环境中进行的。
Kaizen似乎显得小打小闹,润物无声。但相对于一触即发式的创新思想而言,Kaizen思想所带来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微效果其往往终局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它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相对较少的费用来连续不断地改进工作。长期而言,这种阶梯式的持续进步足以获得巨大的回报。与此同时,Kaizen也是一种低风险的方式,因为在改善的过程中,如果发觉有不妥当之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回复到原来的工作方法,而不需耗费高昂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田Kaizen生产方式作为一种不做无用功的精干型生产系统其核心思想不外乎两点,第一是“杜绝浪费”(即有效的成本控制),第二是“持续改善”(出自戴明“连续改进质量”的思想,即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大野耐一在《丰田生产方式》这本全面透露丰田核心竞争力的经典图书中曾这么解释他所理解的Kaizen。他说:“‘彻底杜绝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而贯穿其中的两大支柱就是:及时化与自动化。”因为在上个世纪中期,日本和美国的工业生产力的比例是一比九,而且这还是一个平均值,如果与美国最发达的汽车工业比较,不止是这个差距。大野耐一和丰田当时的社长丰田喜一郎都清楚地认识到,日本人在生产过程中一定存在着巨大的浪费。换言之,只要杜绝浪费,生产率就有可能提高10倍。这种想法,正是现在丰田生产方式的出发点。至于构成该思想的两大支柱,“及时化”是指在通过流水作业装配一辆汽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件在需要的时刻,以需要的数量,不多不少地送到生产线旁边。这么一来,就能使物资和财务上给经营管理造成负担的“库存”问题几乎可以得到解决。而“自动化”是指“带自动停车装置的机器”。这个构想来自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发明的自动织布机。他的自动织布机,在经线断了一根或者纬线用完的时候,能够立即停止运转。因为装上了“使机器能够判断状态好坏的装置”,所以它不会出现次品。类似地,一旦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这意味着管理的含意将被大大改变。因为当机器正常运转的时候用不到人,人只是在机器发生异常情况、停止运转的时候去处理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可以管理好几台机器;随着人员的逐渐减少,生产效率就会有飞跃地提高。
我们也注意到,丰田式的Kaizen是在“以客户为导向”、“以需求为王”上做足了文章。正如大野耐一在书中写道:“只有使无效劳动(浪费)成为零而使工作的比例接近百分之百,才是真正的提高效率。丰田生产方式追求按需生产,因此,要将人员减少,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因此,要使Kaizen发挥最大功效,首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揭出无效劳动和浪费现象出来,并及时地予以清除。这些现象包括:过量生产的无效劳动;等待的时间浪费;运送的无效劳动;加工本身的无效劳动和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上的无效劳动;制造次品的无效劳动和浪费,等等。在此,丰田式的Kaizen给我们的启发是,企业要提高效率只有与降低成本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为此,必须朝着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这一方向努力;关于效率,必须从每一个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组织起来的生产线,进而以生产线为中心的整个工厂着眼,每个环节都要提高,以收到整体效果。
当然,从丰田式的Kaizen管理中,我们时常能隐约看到其他若干商业思想的影子。譬如,大野耐一提倡要突破传统“要有库存”的想法,坚持追求“零库存”的理念像极了迈克尔·戴尔(戴尔电脑)的战略手法,后者采用直销的方式,一来可以绕开销售商从而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来可以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又如,丰田内部采用的“看板”管理(即在运往生产线的零件箱边上,附着一张标准作业表,它一方面指示要把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刻拿到必要的数量对实际加工件的工序做出提示,另一方面又发挥作业指令的功能)取自美国自选超市经营模式,顾客这边刚买走商品超市这边就按买走的数量及时补充同类商品,而不再需要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的东西搬来搬去。
正是这种还融合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生产体制(JIT)、全员生产维修(TPM)等管理思想的Kaizen已然成为了丰田的企业哲学,并且它将继续主导丰田的稳健前进。当丰田的品牌扩张、不断进步为全球汽车制造业提供参考,当Kaizen被视为最明确、最简单、最迅捷通向产量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之路,丰田生产方式是否也会像丰田汽车,“山穷水复疑无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那样成为人们啧啧称赞的主流选择?大野耐一的坚定给了我们信心,他说:“如果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生前就看到的话,他一定会采取丰田生产方式。
持续改善案例分析
持续改善方法在汽车制造企业分析
以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代表性案例来讨论导入Kaizen的工作方法和收益。
案例一:总装交替式物流Kaizen 持续改善。改善行动的步骤如下:
1.第一步,环境审视
到2006 年,本领域已经陆续成功导入了TQM、TPM、JIT、PD、Proposal 和QC等管理体系并已在实践中持续应用,导入Kaizen 具备了环境基础。
2.第二步,确定任务和把握现状。
2006 年,物流领域实施了以改善物流配送方式优化总装工位布局为主题的“APOLO”改善行动。总装线边物流配送方式实现了“交替式物流”的转变,年收益8 万元。但总装工位布局的改善尚未全面展开。
3.第三步,数据分析
通过经济分析,当总装工位改善实施后,将会带来年收益28 万。通过总装工位和物流配送的集成改善,投资回收期将会缩短到0.9 年。
通过对2007 年全年运行情况的工时分析,2008 年建立了交替式物流改善行动项目。项目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物流综合成本;目标是物流资源比2007 年节省10%、总装1的绿色工位实现70%、创建物流持续改善的工作机制。
按照线边配送流程,现场分析针对收获、理货和和线边供货等3 个环节展开。
(1)收货:收货区由直送零件、KD 件、动力总成件和同步件等4 个区域组成。影响效率的问题集中在到货卡车不均衡、叉车操作面积不够、站台区人车混流、操作区域布置不合理和空容器返空管理薄弱等方面。
(2)理货:理货方式有同步配送和动力总成件叉车理货、高消耗件叉车理货、低消耗件手动搬运车理货和大体积件地面理货等4 种方式。影响效率的问题集中在不按标准规程操作、超市内零件摆放不规范等两个方面。
(3)线边供货:线边供货采用小件牵引列车式、成捆件牵引列车式、大件牵引列车式和大件叉车式等4 种线边供货方式。影响效率的问题集中在不执行操作规范、牵引列车上的零件位置与线边布置不符、随意移动线边工位器具的位置等三个方面。
为了合理调配资源,对上述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力求事半功倍,提高改善效果。
选取能够反映真实运作状况的时间区间,进行工时测算和统计分析;基于量化数据,建立主要障碍识别表。通过加权计算,识别主要矛盾,为建立解决方案构筑基础。
4.第四步,研究和建立解决方案
(1)工时分析:工时分析的方法是根据作业指导书拆分操作环节,对每一个环节的工时进行实操计时,连续考察记录一个合理的时间周期;对一个周期内的数据差异进行分析,寻找操作过程中的浪费,通过建立改进作业规程、技能培训、作业路径优化、布局合理化等途径,消除浪费。
对收货环节进行工时分析:首先,分解动作;然后填写工时计算表,再次,分析数据(正常循环时间、非正常循环时间、比较操作规范时间、计算问题出现频次),最后,列表归纳,用于确定改善目标。
(2)流程分析:流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流程中浪费,通过流 对中转入库环节进行流程分析:原流程为转运叉车卸货后将零件放在中转区,理货叉车再将中转区的零件上架入位;流程重组后,用转运叉车将卸货后的零件直接上架入位,减少了环节,节省了设备。程重组消除浪费,
(3)设定改善目标: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改善,计算改善效果。
(4)改善目标合理化:理论计算与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误差,根据现场情况和改善难度,从合理化的角度应该对改善目标进行调整,以降低改善难度和投资,节省改善周期。
5.第五步,实施和评价实施后,节约1 台叉车,每个流程节省工时3.7 分钟,节约运行成本8.5%。
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是组织落实、计划落实、资源到位;项目成功的正确态度是Kaizen 工作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寻找对策,而不消极地寻找难以推进的理由”;成功的要素是过程控制和标准化(该Kaizen 项目正在推进当中)。
6.第六步,标准化生效经过实践检验的新标准和新规范,制定执行规范的考核指标;开展全员(相关者)培训,跟踪运行效果,做好下一次改善的基础工作。
持续改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任何组织与个体进步和成功的途径。追求“一蹴而就”,未见得能够成功;而持续改善首先要转变观念,“态度”是Kaizen 乃至任何管理方法成功的保证。可以这样说:持续改善是创新和变革的基础。
Kaizen 构成
全面质量管理TQM
TPM 改善和快速换模
准时生产体制JIT
合理化提案建议
小组活动
KAIZEN 步骤
PDCA/SDCA 循环
现状量测:制定区域数据信息收集计划;改善重点区域;现状汇总并拍照记录
分析:改进机会优先排序;定义区域类别;分类现场;区域目视化标识的规划设计
改善: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优化选择方案
改进:反馈问题解决方案、改进实施
控制:建立现场改善的标准和维护制度;运行并维持改进效果
Kaizen 的常用工具与技巧
a)价值流VSM
价值流概念和内容介绍
现状价值流图绘制(结合案例讲解)
改善后的过程-未来状态价值流图(案例)
管理层在价值流改善中的任务
价值流的具体应用:过程改善
改善效果的确认
b)现场管理(5s 及目视控制)
5s 概念和作用
5s 实施步骤和方法
红牌策略
滞留区界定
定置原则
5s 的标准化方法
5s 的长效保持(查检与维护)
目视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目视化管理的应用领域
现场目视化的实战应用案例
标准化
c)其它工具
QC 手法
工业工程 IE 手法和标准化作业
价值工程/价值分析(VE/VA)
Poka Yoke
创造性思考
典型的改善活动
QCC 活动
改善提案制度
业务与工作改善
持续改善的特征
1、长期的和持久的,但不显著
2、许多的小幅度
3、连续的和增量的
4、逐步的和稳定的
5、涉及每一个人
6、集体主义、团队奋斗和系统方法
7、传统的诀窍和达到最新的技术发展水平的目标
8、分散——许多项目同时进行
9、强调较小的投资,但非常努力维持
10、向人员倾斜
11、争取更好结果(能力)的过程